6/27/2010

有意思

有时候,莫名的心情不好,不想和任何人说话,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发呆
  
  有时候,突然觉得心情烦躁,看什么都觉得不舒服,心里闷的发慌,拼命想寻找一个出口。­
  
  有时候,发现身边的人都不了解自己,面对着身边的人,突然觉得说不出话。­
  
  有时候,感觉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,曾经一直坚持的东西一夜间面目全非。­
  
  有时候,突然很想逃离现在的生活,想不顾一切收拾自己简单的行李去流浪。­
  
  有时候,别人突然对你说,我觉得你变了,然后自己开始百感交集。­
  
  有时候,希望时间为自己停下,做完己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。
  
  有时候,想一个人躲起来脆弱,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的伤口。­
  
  有时候,突然很想哭,却难过的哭不出来。­
  
  有时候,夜深人静,突然觉得不是睡不着,而是固执地不想睡。­
  
  有时候,走过熟悉的街角,看到熟悉的背影,突然就想起一个人的脸。
  
  ­有时候,明明自己心里有很多话要说,却不知道怎样表达。­
  
  有时候,觉得自己拥有着整个世界,一瞬间却又觉得自己其实一无所有。
  
  真的只是有时候,明明自己身边很多朋友,却依然觉得孤单。­
  
  有时候,很想放纵自己,希望自己痛痛快快歇斯底里地发一次疯。­­
  
  有时候,突然找不到自己,把自己丢的­无影无踪。
  
  有时候,心里突然冒出一种厌倦的情绪,觉得自己很累很累。­
  
  有时候,看不到自己未来的样子,迷茫的不知所措。­
  
  有时候,发现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。­
  
  有时候,听到一首歌,就会突然想起一个人。­
  
  有时候,希望能找个人好好疼爱自己,渴望一种安全感。­可当那个可以疼你的人出现的时候,你却偏执地退隐。
  
  有时候,别人误解了自己有口无心的一句话,心里郁闷的发慌。­
  
  有时候,被别人伤害,嘴上讲没事,其实心里难过的要死。
  
  有时候,常常在回忆里挣扎,有很多过去无法释怀。­
  
  有时候,很容易感动别人的关怀,­有时候却麻木地像个笨蛋。
  
  有时候,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,任凭叹息,自己却无能为力。­
  
  其实,有时候,真的会想这么多。  
  跟朋友装沉默,跟陌生人讲心里话。对于在乎你的,不想让Ta们担心,有时候,没有消息就是一种好消息。其实,很想说“我很好”,或许是昧着心说谎,也只是想把最灿烂的一面,放在每个人对自己印象的首页。
  
  丢了的自己,要记得捡回来……


DASEIN 001 - 人作为存在者

上回一轮嘴的说了存在与存在者在海德格尔眼里的差别。

这回就谈谈什么是DASEIN
(熊伟译为“亲在”,陈嘉映译为“此在”
张祥龙译为“缘在”,阿苏译为“达尔尚” =.=|||)
(很多人把DASEIN读错,现在把这词的读音附上。
DASEIN读作 "da-sai" 或者中文发音“打赛”)

DASEIN是德文,以现代一般应用而言是一个字,意思是生存、存在,
但是在海德格尔这里就被视为由两个部分,DA和SEIN所组成。
Sein这个字很简单,为“存在、是、有”的意思;
Da就比较复杂一些,可以是“这里”(此)、“那里”(彼)、
“那时”、“这时”、“那就”、“因为”……等等,
不过就海德格尔的意思,DASEIN为“在这里存在着”。

为何他会使用这一个概念呢?

话说他批判了传统的形而上学,认为哲学家们一路来搞错了研究对象,
把“存在者”误以为“存在”本身。
所以要破解“存在”的意義,必須從一種特殊的存在者著手。
這种存在者是“為存在本身而存在”,而不是为成為什麼東西而存在。
作為“存在”問題的發問者,“人”便具有這樣的特性。
理由很简单,一张椅子一只猫是不会质疑自己的存在的,
是不会像人一样追问存在的意义。
海德格尔因此賦予“人”一個特定的名稱,叫做“Dasein”,意思就是說:
『在这里我存在着』,人必須不斷地親臨“存在”。

在《存在與時間》的序言中,海德格尔这样寫道:
「這個Dasein不僅僅是與其他存在者(Seiende)並列的一個存在者。
它的存在者身分上的特别之處在於:它在它的存在(sein)中
所牽掛和关联的就是這個存在本身。」

人,作为特殊的存在者,不仅“存在”,也能思索并理解“存在”的意义。
所以DASEIN在本体论上有优先地位:因为“存在”不是什么既定的实体,
无法从实体的属性来理解,只有通过DASEIN的询问与探索,
“存在”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。因为我必须先“存在”,才能探索;
所以海德格尔把笛卡儿的“我思,故我在”颠倒为“我在,故我思”。

简单来说,人就是特殊的存在者,

就是紧紧联系着存在的存在者,

就是DASEIN的基础含义。

No comments: